亚洲精品亚洲国产3区,亚洲国产电影视频链接,久久精品一区视频,亚洲一区精品在线视频

    1.  
      許昌日報客戶端

      請用瀏覽器掃描下載

      關 閉

      【幸?;ㄩ_新邊疆】隆子縣的“格?!被?

      摘要:

        新華網山南8月20日電(記者焦鵬)“咔嚓”摘下一顆番茄,清香撲鼻而來。夏秋交替時節(jié),海拔3800米的隆子縣“菜籃子”園區(qū)里,蔬菜和瓜果長勢正好。


        這是隆子縣“菜籃子”園區(qū)員工采摘下來的番茄。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西藏山南市隆子縣是高寒縣,蔬菜瓜果曾經主要依靠縣外供應,種類不多、價格偏高。2018年,隆子縣通過建設“菜籃子”工程,實現了蔬菜瓜果自給自足,市場價格降低了20%左右,還可以滿足全縣幼兒園、中小學的日常供應。


        這是隆子縣“菜籃子”園區(qū)里種植的西瓜。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這是隆子縣“菜籃子”園區(qū)里種植的空心菜。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8月18日,記者隨“幸?;ㄩ_新邊疆”網絡媒體采訪團走進隆子縣“菜籃子”園區(qū)。在溫室大棚前,遇到正在休息的員工格桑。格桑告訴記者,她原來住在更高海拔的隆子縣雪紗鄉(xiāng),那里自然條件比較艱苦,2017年,在政府組織下搬到城鎮(zhèn)周邊居住,這里環(huán)境比雪紗鄉(xiāng)好,生活也更加舒適。


        這是隆子縣“菜籃子”園區(qū)員工格桑。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如今,格桑和她的媽媽、哥哥都在隆子縣“菜籃子”園區(qū)工作。格桑說,這里距離新家很近,種植蔬菜瓜果,月收入每人3500元,算下來一年家庭收入能達到十幾萬元。


        格桑和她的媽媽、哥哥在園區(qū)內合影。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是西藏很多地區(qū)致貧的主因之一。極高海拔、大雪封山、土地貧瘠……一些地方幾乎與世隔絕,“一方水土養(yǎng)不了一方人”。

        西藏自治區(qū)發(fā)改委綜合處處長肖會兵告訴記者,自治區(qū)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全區(qū)965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已全部完成項目建設,26.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搬遷入住到生產資料富裕和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區(qū)域。


        這是隆子縣“菜籃子”園區(qū)里種植的龍椒。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格桑的哥哥次仁(左一)和他所在的種植小組成員合影。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只有易地搬遷還不能讓貧困人口脫貧增收,產業(yè)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qū)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yè)的長遠之計。

        隆子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產業(yè)組工作人員王文介紹,隆子縣“菜籃子”工程由國家投資5160.48萬元建設,是隆子縣“十三五”精品產業(yè)項目之一。其中,格桑一家工作的隆子縣“菜籃子”園區(qū),2016年建設2017年投產,園區(qū)共興建溫室244座,包括智能溫室2座,計劃帶動37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增收。


        格桑和媽媽相視而笑。新華網記者焦鵬 攝

        “格桑”是幸福的意思。

        如今,有了易地扶貧搬遷和產業(yè)扶貧的“雙保險”,格桑家的生活上了一個新臺階,格桑和媽媽臉上露出了笑容。


      責任編輯: 黃冠宇

      附件: